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A.股票投资
(1)取得时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实际支付款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非股票股利) 贷:银行存款
(2)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4)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支付交易费用冲减银行存款)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相反分录 B.债券投资
(1)取得时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贷:银行存款(含交易费用)
(2)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4)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支付交易费用冲减银行存款)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可借可贷)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
6.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贷款减值准备坏账准备
合同减值准备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预计负债
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7.以摊余成本计量且不属于任何套期关系的一部分的金融负债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在终止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或在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时计入相关期间损益。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发行债券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支付发行费用应冲减债券成本,反映在此科目;溢价发行贷、折价借)
(2)期末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研发支出(资本化)、财务费用(费用化,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债券利息———名义利息)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利息调整(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差额)
(3)到期归还本金和利息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合计)
———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债券的最后一期利息)贷:银行存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