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指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认为,二十大报告对我国高质量发展作了最新部署,下一步要按二十大精神,实现经济合理增长,重心应该放在进一步畅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循环互促上,需求侧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供给侧的当务之急是要助力小微企业运营和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未来的稳增长过程中,我国还会遇到哪些挑战?
张文魁: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事项。面对各种冲击和风险,如何实现韧性发展,必将引起越来越多讨论,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韧性发展重点。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不完全是本土化的问题,因为并非本土化、自主化、可控化程度越高越好,这还涉及全球市场交易、全球分工协作、全球经济治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无疑又与我们对安全的认知、对安全水平的设定有关。总而言之,这将涉及大量的具体工作。
新京报贝壳财经:从今年以来的稳增长政策来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持续发力。您认为未来是否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张文魁: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目前来说,单独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都不会太大,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并提高其精准性。我国货币政策在总量政策的基础上,增添一些结构性功能的相关政策工具,今年还针对基建、制造业技改等方面的专项再贷款,正在对稳增长发挥作用。但也要注意这类结构性政策不可过度使用,避免造成总量政策失去一视同仁的平等性和过度干预等问题。相比之下,财政政策的结构性功能性更强,可以更多实施。同时,我们还需要应对债务不断堆积带来的诸多隐患和风险,因此,下一步需要实行平衡性经济政策,一方面要助推经济合理增长,另一方面要管控风险、密切跟踪和尽力化解隐患,特别是不要进一步造成大的风险和隐患。
评论列表